齐鲁书社:康米尼斯特在山东起飞的当地
李其鲜
济南地处京沪要冲,胶济、津浦铁路在此交会,优胜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新文明南北传输要地。五四运动后,宣扬新思维、研讨新文明的社团和刊物,在济南敏捷树立和开展起来。山东的先进分子会合于此,以救国救民、改造社会为己任。大浪淘沙后,马克思主义凭仗其科学性和革新性,成为他们的终究挑选。
1919年10月,山东闻名前进人士、老同盟会会员王乐平缓济南教育界、知识界的部分前进人士一道,在王乐平家中组建了“齐鲁通讯社”,用新闻机构的称号,联络各地文明界人士。通讯社附设贩书部,专门出售各种杂志及新近出版物。次年9月,该社迁至大布政司街20号,贩书部扩建为齐鲁书社。扩展后的齐鲁书社“不朴实以盈余为意图,而以促进社会文明前进为主要意图”,并“以传达文明为主旨”。1920年10月1日,齐鲁书社正式开业,除原售《新青年》《每周谈论》《曙光》《星期谈论》等宣扬民主自由思维的杂志书本外,还增售《共产党宣言》《俄国革新写实》等介绍苏俄革新、宣扬马克思主义的书刊,并与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的出版界和前进集体树立起密切联络。
济南共产党前期安排原址
齐鲁书社还常常举行各类学术演讲会和讨论会,招引了一批寻求真理的前进青年,逐步成为传达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。王尽美、邓恩铭、王象午、王翔千等人,常常来此购买和阅览前进书刊,学习研讨各种新思潮,求索革新之出路与方向。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讨会树立后,王尽美等人敏捷与研讨会树立起联络,并成为该研讨会开展的第一批外埠通讯会员。1920年夏秋之际,王尽美、邓恩铭等一部分前进学生在济南隐秘树立了康米尼斯特(英文“共产主义”的音译)学会,以齐鲁书社为基地,很多搜集并阅览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,成为济南第一个研讨、宣扬马克思主义的革新集体。同年,王尽美在《泺源新刊》上宣布了题为《我关于师范教育的底子置疑》的文章;邓恩铭则在《哀鸿号》上宣布了《哀鸿的我见》一文。透过这些文稿能够明晰地看出,这些前进的革新者现已开端用马克思主义观念调查和分析社会问题。
在康米尼斯特学会的学习中,王尽美、邓恩铭等人“感觉共产主义在广大青年大众中的口胃暂时尚难消化,所以从脚踏实地上考虑,另行安排了励新学会,以广泛招引青年大众,参加研讨革新理论”。为进一步将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,1920年11月,王尽美、邓恩铭等11人正式建议树立励新学会,主旨为“研讨学理 促进文明”,并兴办《励新》(半月刊)杂志,经过痛斥反抗当局的罪过,打击社会时弊,启示人们的醒悟,引导青年学习研讨新文明、新思维,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观念分析我国社会现实。励新学会既坚持了齐鲁书社(康米尼斯特学会)的先进性,又扩展了大众根底;既正确地宣扬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、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维,又着眼于社会现实问题,因而,越来越多的前进青年被招引到这支部队中来,会员很快开展到50余人。励新学会及《励新》杂志在研讨革新理论、传达马克思主义方面起到了活跃推进效果,学会前后存在近1年时刻,为济南区域共产党前期安排的树立作了人才储藏,在思维、安排、干部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根底。
1921年春,济南共产党前期安排树立,济南成为国内最早树立前期党安排的6个区域之一。同年,王尽美、邓恩铭等人在励新学会的根底上,在济南教育会院内树立马克思学说研讨会,揭露挂牌吸收会员,每周安排成员阅览马恩著作和介绍苏联状况的书刊,陈望道翻译的《共产党宣言》则成为其时最受欢迎的读物,许多青年正是由于遭到此书的熏陶与启示,然后走上了为共产主义斗争终身的路途。
《励新》半月刊
济南共产党前期安排一经树立,便在工人中广泛开展宣扬和安排工作。1921年5月,王尽美等人在《大东日报》副刊上兴办了《济南劳作周刊》,王翔千任主编,为进步劳作者位置、改进劳作者日子大造舆论。《周刊》用通俗易懂的言语,刊载了很多工人运动的音讯和代表年代潮流的新思维、新知识。创刊后,其发行量不断增大,除在社会上发行外,还直送津浦铁路济南机厂、鲁丰纱厂以及小清河码头;除在济南发行外,还赠送给淄博等地的工友,在工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,为推进山东工人运动的开展发挥了巨大效果。
1921年7月,王尽美、邓恩铭一同到会了党的一大,参加和见证了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故。回到山东后,他们怀着坚决的任务感,当机立断地肩负起在全省各地开展党安排的重担,把革新的火种撒遍齐鲁大地。
“四十年前会上逢,南湖舟泛语沉着。济南名士知多少,君与恩铭不老松。”1961年8月,同为一大代表的董必武挥笔写下这首七绝,回忆革新战友王尽美与邓恩铭。两位革新志士在齐鲁书社寻求“康米尼斯特”,决然挑选“一无是处唯解放”,成为我国革新史书中永久的丰碑。他们以生命赴任务、以鲜血铸忠实,“不吝唯我身先死”,是巨大建党精力的生动描写。
“寻找精力脚印”系列:
从太行到吕梁:表里山河 岭岭丰碑
南泥湾:再不是旧容貌 是陕北的好江南
北大红楼:赤色序章从这儿揭开
老渔阳里2号:见证“一个簇新年代的拂晓”
来历:2023年第4期《党建》杂志,作者单位:中心党史和文献研讨院
监制:张振明
审阅:古丽娟 王群星
责编:王碧薇 白梦洁
校正:朱琳瑄
制造:白梦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