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辉超市内,市民在购买冷饮。(资料图片)特约拍摄 孙凯芳\视觉重庆
“老板,有冰的百事没得?”8月26日,渝北区湖山路喜洋洋便利店,一名满头大汗的男人走了进来。
“有啊,你自己拿,一瓶3块5。”老板冉国庆答复。
“不是3块吗?你们卖得贵点呀?”
“不是,到处都提价了,你能够随意去问。”
相似场景,这两个月简直每天都会在这家便利店演出。冉国庆说,从本年5月起,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批发价就涨了,因而零价格也只要跟着涨。
百事与可口两家全球可乐巨子,为何要在夏日这一出售旺季忽然完毕保持几十年的“3元”年代?它又会给汽水商场带来怎样的影响?对此,记者进行了查询。
本钱上涨显着
大部分超市、便利店“两乐”价格已上调
“两乐”的进价究竟涨了多少?冉国庆算了一笔账:之前500毫升可口可乐的进货价大约在1.9—2元/瓶,从5月份开端进货价就涨到2.3—2.4元/瓶。再考虑到物流运送、冰柜用电等本钱,假如还卖3块一瓶,底子“敷不走”。
记者造访多家便利店、小超市、大型商超发现,“两乐”价格均有所上调,以500毫升的瓶装可乐为例,涨幅在每瓶5毛至8毛。在永辉、重百等大型超市,500毫升的百事可乐卖到了3.8元。“涨了有两个多月了,七喜、美年达也略有调整。”两江新区一永辉超市售货员说。
尽管只要不到1元的涨幅,顾客却感触显着。“夏天原本便是可乐出售旺季,这个时分提价不太宽厚。”可乐“爱好者”陈鸣说,这次提价虽不多,但他心里也有点不舒服。
冉国庆表明,由于提价,“两乐”销量比上一年同期小幅下降。而南岸区一家小超市的老板则表明,顾客对价格很灵敏,进价涨了自己也不敢简单提价。“进价涨之前的‘两乐’还有些存货,先把这批按3元持续卖,后边再张望一下商场。”该老板说。
其实,“两乐”之前也“提价”过,不过是以减量的方式,顾客感触不显着。比方600毫升装改为500毫升,但都没有动过“3元”这个价格。
近些年,汽水职业本钱一向在水涨船高。如首要原资料之一的白砂糖,受气候等原因影响,印度、巴西等产糖国家的产值都有下降,拉高了白砂糖价格。上一年9月,白砂糖报价达7390元/吨,为近13年新高。重庆市零售商协会秘书长王巧玲表明,除了原资料,纸箱、瓶装资料、运送等本钱也在不断上涨,这些都直接导致“两乐”无法持续保持之前的“3元”贱价。
国产汽水品牌“兴起”
大窑、天府可乐等开端“攻城拔寨”
尽管本钱有动摇,“两乐”也已坚持了几十年,为什么忽然就不坚持了?天府可乐董事长蒋林的观念是:商场竞赛更大了。他表明,近年来许多国产汽水品牌开端兴起,其间既有北冰洋、冰峰、天府这些从头回归商场的老品牌,也有大窑这样的新军,对“两乐”产生了冲击。
“咱们店每个月饮料销量最高的是大窑,然后便是北冰洋。”神火烧烤(爱加星悦荟店)相关担任人说,本年看下来,国产汽水品牌卖得显着比“两乐”好。火城老火锅担任人丁燕也表明,店里卖得最好的饮料便是玻璃瓶装天府可乐和北冰洋,近两年喝“两乐”的人显着少了。记者还造访了不少火锅、烧烤店,简直每家店的担任人都表明“两乐”的销量比之前要少许多,却是天府、大窑等品牌卖得越来越好。
“这是顾客对国产汽水,乃至整个国产饮料的认可。”蒋林说,从现在的饮料商场来看,国产饮料已经在许多细分赛道完成了抢先,比方矿泉水、苏打水、无糖茶饮等。而一向被“两乐”操纵的汽水商场,近年来也在不断迎候国产品牌的应战。以天府可乐为例。2016年,天府可乐正式回归,现在已在重庆商场站稳脚跟。近三年,天府可乐出售涨幅为60%,占有重庆可乐商场的10%左右,年出售额近1亿元。
“从前‘两乐’哪怕本钱提价,但由于竞赛少,销量大,依然能够保持贱价。”蒋林说,但现在很多国产汽水不断“攻城拔寨”,争夺商场,它们再想保持“3元”这个贱价,就不太可能了。
抢抓新机会新途径
重庆汽水品牌将逐渐扩展商场份额
尽管提价了,但“两乐”在汽水商场仍是有肯定话语权。
王巧玲以为,“两乐”提价可能会导致部分顾客削减购买或许转向其他品牌。但“两乐”品牌忠诚度和商场占有率都十分高,很大程度上能抵消提价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那国产品牌该怎么抢抓这波机会?蒋林的答复是:途径。
他谈到,“两乐”从前的“3元”价格,便是汽水商场最贱价。“两乐”提价后,国产汽水品牌与其价格距离缩小,增加了顾客购买其他饮料的志愿。如此一来,途径商便乐意引入更多类型的饮料。
蒋林说,途径拓宽了,进步销量就简单多了。比方近几年,天府可乐、北冰洋等饮料在餐饮途径方面下了不少功夫,特别是玻璃瓶装这一“口感最佳”的类型,很合适重庆这种“嗜辣”的城市,对“两乐”冲击十分显着。
另一个途径,则是电商。不久前,“与辉同行”来到重庆,并在直播间带货天府可乐。两天时刻,天府可乐的直播间销量破百万元。怎么加强在电商途径的出售,也是国产汽水品牌的重要议题。
市商务委电商处处长唐遥表明,电商能为重庆饮料品牌拓宽商场供给重要载体,重庆企业要捉住新机会抢占新赛道力求新发展。后续,我市将加大线上线下交融营销,进步重庆品牌影响力和商场覆盖面,推进企业多途径拓宽线上门店,鼓舞品牌企业经过店肆直播、达人直播等加大品牌线上运营力度。(新重庆-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杨骏 记者 邱小雅)